论文
1. 论文题目: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行政成本控制研究
浏览量(1771) 下载量(472)
(0) 评论
全部作者:
郭伟,楚湘华

作者单位: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信息管理系
期 数:2010年11月第21期
学 科:管理学
摘 要:分析政府行政成本中的非对称信息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作为委托人的上级政府或部门如何激励作为代理人的下级政府或部门降低行政成本。通过问题...[more]
2. 论文题目:基于现金折扣与缺货策略下的零售商库存控制研究
浏览量(1943) 下载量(531)
(0) 评论
全部作者:
吴进红,周敏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期 数:2010年11月第21期
学 科:管理学
摘 要:将供应商提供延期支付纳入供应商-零售商库存控制系统,构建基于现金折扣与缺货策略下的库存控制模型。将其库存总成本分为采购成本、存储成本、订单成本、缺货成本、库存保持...[more]
3. 论文题目: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ERP实施风险评估
浏览量(1576) 下载量(707)
(0) 评论
全部作者:
郭祚钊,王建军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期 数:2010年5月第9期
学 科:管理学
摘 要:通过探讨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实施风险问题,分析了耗散结构理论在其风险评价过程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重点研究了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more]
4. 论文题目:强关系和弱关系:集群企业合作模式的博弈分析
浏览量(1697) 下载量(754)
(0) 评论
全部作者:
李振超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期 数:2010年5月第9期
学 科:管理学
摘 要: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着一个以整合企业资源与核心能力为竞争优势的供应链网络。在供应链网络环境下,依照合作时间、交易频率、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换4个维度的划分,集群企业合作模...[more]
5. 论文题目:个体社会网络对经理人薪酬的影响路径研究
浏览量(1880) 下载量(754)
(0) 评论
全部作者:
谢延浩,孙剑平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 数:2010年11月第21期
学 科:管理学
摘 要:由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经理人薪酬两大研究范畴入手,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整理出集成研究的思维模式框架:一是研究经理人内部网络连带通过权威机制对经理人薪酬所产生的影...[more]
6. 论文题目:基于实物期权的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决策研究
浏览量(1984) 下载量(770)
(0) 评论
全部作者:
刘继才,雷晓莹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 数:2010年11月第21期
学 科:管理学
摘 要:传统的高速公路投资项目评价方法局限于折现法,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项目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性;相比较而言,实物期权在评估项目的不确定性、处理投...[more]
7. 论文题目:基于声誉理论的供应链动态质量激励模型研究
浏览量(1918) 下载量(770)
(0) 评论
全部作者:
范鹏,郭宏湘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
期 数:2010年11月第21期
学 科:管理学
摘 要:基于声誉理论,建立一个基于声誉机制的供应链动态质量激励模型。根据分析得出:在基于声誉理论的供应链动态质量激励模型中,博弈末期供应商的质量投入水平有所提高。而在博...[more]
8. 论文题目: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以北京石景山科技园为例
浏览量(1728) 下载量(771)
(0) 评论
全部作者:
陈新辉,张欣瑞,张立章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 数:2010年5月第9期
学 科:管理学
摘 要:以北京石景山科技园内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至2005年的高新企业经济普查数据特点和相关研究文献,建立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修正了指标体系...[more]
9. 论文题目:关键资源、社会受容与公司治理主体界定:一个理论框架
浏览量(1745) 下载量(784)
(0) 评论
全部作者:
王世权,邵鲁生,杨斌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
期 数:2010年5月第9期
学 科:管理学
摘 要:在对既存的“股东治理”、“劳动者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以及“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4种公司治理观进行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基于对现代企业理论局限性的认知,以对企业...[more]
10. 论文题目:基于模糊理论的质量不确定产品逆向供应链协同研究
浏览量(1867) 下载量(788)
(0) 评论
全部作者:
那蓉萃,卢震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期 数:2010年11月第21期
学 科:管理学
摘 要:在不确定回收的废旧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往往难以设定统一回收价格或逐个确定回收价格,而进一步影响制造商、零售商乃至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最大化。运用模糊评价理论对产品质量...[more]